行业预测:新能源汽车补贴新一波调整即将开始
目前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在磷酸铁锂电芯方面具备较高的量产能力,而据河南盛泰了解并没有实际装配上车的例子。国家在补贴政策方面采取较为温和的手段,和当前产业现状相吻合,可行性更高。但2017年已经进入最后阶段,现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也是调整在即。
纯电动乘用车分档退坡国家市场调控意图明显
尽管补贴退坡已成定局,但补贴如何退、何时退、退多少,也将是影响车企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前网传财政补贴会直接退坡40%,而如今从种种迹象判断,国家“一刀切”的可能性并不大。反而是“分类型、分档次”有针对性地调整补贴政策的可能性较高。从一定意义上来讲,退坡40%也并不是骇人听闻。中国电动汽车协会曾对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财政补贴做出如下判断:
2010—2015年时属于政府示范,财政补贴是“第一推动力”;
2014—2017年政府补贴和政府限购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推手;
2017-2020年时,新能源汽车从市场导入期向成熟期过度,初步具备市场竞争力,财政补贴对产业发展只起辅助作用;
2019年-2025年,新能源汽车将在“双积分”管理办法和市场的双驱动下取得较大发展,财政补贴完成过渡引导后完全退出。
2018年处于财政补贴辅助引导的过渡期,结合产业发展趋势,极有可能是有所侧重地进行财政扶持。而就目前国家政策调控的趋势来看,将重点扶持长续驶里程的车型,而续驶里程较低的车型有可能遇到补贴断崖。
据行业人士预测,纯电动乘用车方面,2018年补贴将在当前的新能源汽车的续驶里程基础上提档,同时对于最低档续驶里程车型国补可能有断崖式调整。对于高续驶里程车型进行细致分档,调整也相对温和,理论上鼓励高续驶里程车辆发展。
寻求政策、市场和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平衡点
尽管对于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路线争论不一。从目前国家态度上来看,高续驶里程车辆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重点。现行的补贴政策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新能源汽车市场向“低端市场”倾斜和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疲软的状况,并不是国家不想看到的。
如何寻求政策、市场和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平衡点非常关键。现阶段新能源汽车普及推广偏低,同传统燃油车相比并未有明显的优势,中国汽车市场买方市场的时代已经来临,因此高端纯电动车乘用车市场遇冷也是情理之中。
在北上广这类城市,号牌紧张、限制繁多,微小型电动汽车投入较少,消费接受度高;而中高档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后价格普遍偏高,市场需求相对较小。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从事微小型纯电动汽车生产企业繁多、车质良莠不齐,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生态造成不利影响。预计国家针对微小型车辆补贴进行断崖式退坡,将迫使企业提高生产工艺,降低成本;同时刺激车企间的竞争,对于改善行业整体生态起到重要作用。补贴偏向高续航里程新能源汽车,也有利于提高中高档新能源乘用车的性价比。而对于动力电池企业而言,补贴的退坡将直接影响车企对于动力电池的成本。
随着车企生态体系的调整,电池企业的生态系统也将面临转变。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将不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