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总结:解析2018年即将实施的7大汽车新政策
转眼间,2017已经接近尾声。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一年的洗礼与沉淀后,迎来一大波新政策。盛泰通过分析梳理,整理出了以下七大重要政策,欲知这些新政策对购车或用车带来何种影响,且看下文分析报道。
一、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回到10%
政策:自2018年1月1日起,消费者购买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购置税将恢复10%的税率。以购买10万元的乘用车为例,2018年缴纳的购置税税金为8547元,比现在购车将多出约2137元。
影响:为了倡导节能减排、拉动汽车消费,国家将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由10%下调至5%,到了2016年下半年,即购置税“减半”政策进入倒计时之际,小排量车型销售迎来高峰期。有业内专家认为,今年年底小排量车预计将再迎一次购车热潮,但2016年末的购车热度很难再现。
二、新能源免征购置税政策延续三年
政策:2017年12月27日,四部联合发布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通过发布《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实施管理。2017年12月31日之前已列入《目录》的新能源汽车,对其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继续有效。
影响:对于尚处政策驱动的新能源汽车而言,连续三年的免征购置税政策无疑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的竞争力。但是,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防范类似“骗补”等事件的发生,新一轮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政策无疑会进一步严格产品标准,增加对企业的要求。
三、新能源车补贴继续退坡
政策:据称,财政部召集四部委、协会专家、主要企业代表就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调整方向进行了小范围讨论,有意将2019年的补贴标准调整至2018年实施。从最新曝光的信息来看,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方案进一步细化,对车辆的续航里程、电池能量密度进行了更详细的划分,并设定相对应的补贴金额。
影响:虽然现阶段正式的政策还未公布,无论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方案将作何变化,纯电动车型动力电池密度、续航里程的重要性已经凸显。而为应对补贴退坡,不少车企纷纷聚焦车辆成本控制,以实现不依靠新能源汽车补贴也可以达成盈利。总体来说,未来补贴政策将逐步向高端新能源汽车倾斜,新能源汽车的又一轮洗牌即将开始。
四、车贷政策调整:新增新能源车条例
政策: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颁布了新修订的《汽车贷款管理办法》,调整车贷比例,新规将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相比现行政策,传动动力汽车的贷款比例未作调整,但新增了新能源汽车贷款条例。这意味着从2018年起,新能源车将单独考核,并享受更高的车贷比例。另,二手车车贷比例也有明显提升。
五、乘用车胎压监测系统强制标准实施
政策: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2017年第26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其中包括强制性国家标准《乘用车轮胎气压监测系统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该标准的实施日期为2018年1月1日。相关技术专家指出,乘用车胎压监测系统不仅能够避免因轮胎压力过高或过低而产生爆胎事故,还可延长轮胎使用寿命、保持车辆燃油经济性以及减少悬架系统的磨损。此外,随着新标准的出炉,相关传感器市场的需求或将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六、2017版《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政策:新版《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即将于2018年1月1日起取代现行的标准。相比于2012版,较为值得关注且与广大车主切身相关具体细节都非常详细的规定。新标准一经发布,随即引发网友热议。多地车管部门表示,该规定只适用于2018年1月1日起新出厂的汽车,要求汽车生产厂家在新车出厂时配备反光背心,而不需要车主或者驾驶人自行购买。
七、电子车牌全国推广启动
政策: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起草的《汽车电子标识通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的内容规划,将在全国设置100万个监测点,特别是在全国出现拥堵城市的核心区域,都会使用电子车牌进行监测。电子车牌全国推广表将从2018年起开始全面铺开,该项内容的推广普及,将便利交管部门对车辆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