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配送电动物流车辆应用选型规范》立项,电动物流车推广能否走出困境?

时间:2017年08月15日浏览:2213次
【字体:

【摘要】日前,由中物联装备委联合电子商务物流与快递分会起草的《城市配送电动物流车辆应用选型规范》(简称“《规范》”)通过立项。《规范》主要将涉及哪些方面内容?如果《规范》出台,能破解推广电动物流车的难题吗?TE代理商盛泰小编与你共同关注。

电动物流车发展面临的现状

7月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分别为21.2万辆和1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9.7%和14.4%。其中,电动物流车成为今年拉动行业增长的龙头。但某些地区的电动物流车闲置率很高。车辆性能与用户的需求相差甚远。可见,电动物流车销量增长可期;但其性能及运营状况令人担忧,而《规范》立项通过,有望为物流业运输配送用车提供参考。

从需求角度制订车辆选型标准

由中物联牵头,京东、菜鸟等物流企业参与编写《规范》《规范》主要适用于从事城市配送服务的电动物流车辆。针对我国电动物流车辆本身的续驶能力不足、充电困难等问题,从需求角度制订车型选型标准,而非生产技术。其目的是为用户提供用车参考,涉及车辆的空间、高度、载重、车辆的续驶里程及采购等方面的内容。因此,《规范》的内容与电动物流车的技术标准不冲突、不矛盾。

据了解,《规范》主要是从应用和采购的角度出发,并涉及充电设施和配套服务等方面。规定了城市配送电动物流车辆的使用环境、主要分类参数、技术要求、车载储能装置要求、标识、安全要求等相关内容,这对我国在更大范围内推广电动物流车的意义十分重大。

降本增效“路权”是核心要素

为保护城市环境,节省车辆资源,我国对各类重型载货车进城限制更加严格。电动物流车比较符合物流和环保的要求,在进城、路权、优先上牌和免购置税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电动物流车将在企业降本增效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可随时送达”的纯电动物流车已经成为各大电商、快递巨头、同城配送的首选。

制订《规范》是为了降低物流成本,解决物流业发展与城市管理间的矛盾,并使其成为城市管理者、物流企业、平台企业、相关设备制造企业等各方都能接受、认可的行业标准。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并没有明确的电动物流车通行权规定或管理办法,监管存在模糊地带,导致管理过程中随意性很大。《规范》通过立项后,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和规范已具有电动物流车辆通行路权的城市特点及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

成本高低取决于运营情况

较于传统物流车,电动物流车在采购成本和技术方面实现突破还需要时间。业内普遍认为,电动物流车采购成本高,技术成熟度偏低,充电基础设施尚未完善,是阻碍其推广的重要因素。河南盛泰小编查阅资料得知,电动车的成本主要集中在电池部分,基本占比在30%~50%之间,最高可达60%。即便如此,电池储能仍无法达到理想状态。

从整体来看,虽然目前电动物流车的技术还需要提升,但其续驶里程已经有很大提高,而成本优势则要从运营角度来体现。据运营企业测算,一辆4.2米的纯电动车型的总成本比燃油车型节约12万元。因此电动物流车拥有路权优势,即使比燃油车价格高一倍,物流企业的总体成本仍是降低的,主要看企业怎么灵活运营。

【结语】目前国家相关部门从政策和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让电动物流车的整体质量得以提升。盛泰始终看好电动物流车的推广前景。而联系河南盛泰可了解更多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所需的汽车高压直流接触器/继电器和黄金铝壳预充电阻器等产品系列,顺祝商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