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出口占比迅速提升,背后折射哪些问题?

时间:2017年09月12日浏览:2211次
【字体:

【摘要】新能源于国内市场发展如火如荼的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市场也渐露头角。据全国乘联会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走势较强,上半年出口新能源汽车总量达到2.39万辆,在我国汽车出口总量的占比从1月的0.7%迅速上升至6月的11.6%。此外,以今年6月为例,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国主要为孟加拉、韩国、美国和印度等市场,打破了传统汽车主力出口市场仍集中在不发达地区的现状。

短短6个月时间,新能源汽车可谓为2017年我国汽车出口的持续上升出了不少力。不过,这是否意味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迎来了向上发展的新阶段?新能源汽车出口是否有望成为我国汽车出口的新动力?在未来的出口过程中,新能源汽车又该如何吸取传统燃油车的经验与教训?中汽协表示,就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整体实力而言,欲冲击欧美等发达国家还欠火候,仍需练好内功;而国际产能合作的新出口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

亮眼的销售数据的背后

据乘联会统计,1~6月我国共出口新能源汽车2.39万辆,其中,大部分为纯电动车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出口数量仅为372辆。今年上半年我国纯电动汽车出口表现较强,在传统燃油汽车出口多年处于低谷、徘徊不前的现状下,新能源汽车不失为我国汽车出口向上突破的新机遇。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有可能成为我国汽车出口的新看点。这是因为传统汽车市场饱和度较高,而新能源汽车则大为不同,整个产业尚处在“分羹阶段”。

但不能忽视的情况是:从统计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虽表现突出,但出口主力车型却是纯电动未列名乘用车,这一部分车型约占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99%。所谓“未列名机动车”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三轮或四轮低速电动车。统计标准的不同往往带来结果的大相径庭。2016年我国海关和中汽协统计的汽车出口数据就不一致,原因就在于我国海关的统计数据中,将未列名机动车纳入了出口汽车统计数据中,而中汽协却没有将其纳入统计范围。因此中汽协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汽车出口同比下滑2.7%,而海关部门数据反而同比增长7.19%。,中汽协并不赞成将未列名机动车纳入汽车出口的统计数据中,同样的,这些低速电动车也不应被计算在今年上半年的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中。

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2.39万辆的新能源汽车出口产品并非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新能源汽车,从这个角度看,新能源汽车出口形势也并不如想象中的乐观。

诸多利好政策,未来发展可期

虽然出口数据是衡量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的最直观、最重要的依据,但并不是惟一因素。事实上,如今新能源汽车出口虽尚未成规模,但利好因素却已集中出现。

①国内政策明晰:2017版《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正式实施,在国际贸易中,我国新能源汽车拥有了统一的国际身份。这将有望破除国际贸易壁垒,迎来发展良机。

②国外政策加持:近期欧洲的多个国家相继出台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扶持政策,甚至明确了禁售传统燃油汽车的时间表。依仗全球汽车电动化的发展大趋势,背靠中国这个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国际舞台上有望大放异彩。

③竞争力提升。据乘联会统计,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在性价比方面存在较大优势。与传统燃油汽车不同,我国新能源汽车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小,虽然仍以性价比为优势,但也拥有了与跨国车企同台竞技的信心和能力。

机遇可见,问题更亟待解决

受限于节能环保意识,市场需求及基础设施等原因,新能源汽车出口的主要方向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对产品的品质、技术和服务水平等的要求比较高,从而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①苦练内功。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仍应苦练内功,否则恐怕很难获得当地消费者的认可,更遑论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目前,我国主流汽车企业均已树立了正确的汽车出口理念,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亦是如此。

  此外零部件配套体系也应跟上,协同出海。只有从一开始就搭建好售后服务网络,形成具备一定优势的综合竞争力。避免采取单纯的商品贸易模式,忽略在海外售后服务和维修网络的建设,从而损害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口碑和品牌形象。

②贸易摩擦。新能源汽车出口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将出现贸易摩擦,尤其是以知识产权纠纷为主的贸易摩擦。基于此,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应提前进行知识产权方面的准备。此外,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极为重视绿色发展,如能在国际贸易过程中,结合当地的节能环保政策及要求,成为国际市场绿色发展的组成部分,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将有望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盛泰时刻关注新能源汽车动态,提供泰科连接器、继电器、电阻器等产品解决方案,了解更多详情,欢迎致电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