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双积分实施延期,松弛有度有深意
【摘要】《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正式落地,该政策将于2018年4月1日起实施。新能源积分延期一年执行2019年开始核算,2019年和2020年新能源积分比例分别为10%和12%。
工信部表示,“双积分”管理办法在征求意见阶段,相关方面提出了一些完善性建议,涉及尽快实行积分管理、放宽有关年度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适当延长企业提交负积分抵偿报告的时间、明确企业提交不实数据的责任等。工信部不断研究并结合产业实际对“双积分”管理办法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同时,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工信部也向世贸组织进行了WTO/TBT通报。
“双积分”管理办法能够反映出政府在新能源汽车管理思路上的变化,从鼓励先进转变为惩罚落后。要求企业必须发展新能源、必须明确电动化的技术路线,也要求跨国公司将新能源技术拿到中国。另一方面,新能源积分延期也给了中国品牌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时间。全国乘用车联发文称,“双积分”管理办法是一个创举,把传统车节油和新能源车发展两个重要方向有机结合,引领了国际乘用车发展的新趋势。这是中国从世界汽车大市场向世界汽车新市场重要转换的“推进器”,并有望让企业建立起持续技术进步、创新动力和活力的内生机制。
调整之处显产业转型决心
除了备受关注的新能源积分延期一年执行,“双积分”管理办法与之前的征求意见稿相比,在几个方面也进行了调整。
首先,“双积分”管理办法对年产销量达到3万辆以上的乘用车企业,设定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原征求意见稿的要求为5万辆。这是因为部分车企生产、销售规模小,或者产品相对偏重于商用车,甚至是部分进口车故意少进口车辆,实现低销量高利润,从而逃避节能减排的责任。“双积分”管理办法对这些企业会是一个约束。政策门槛降到3万辆将使更多的中小企业纳入考核,实现小企业的更快做大做强,也有利于行业的兼并重组和弱势企业淘汰。
其次,“双积分”管理办法指出,工信部将建立汽车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平台,统筹推进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公示、转让、交易等工作。对于这一表述上的变化,积分交易管理平台的意义重大,尤其是如果有企业过度缺乏燃油积分,把自身新能源积分用于抵充燃油积分,导致市场新能源积分交易不足或拒绝交易等现象时,政府部门应起到协调的作用。
此外,“双积分”管理办法规定,乘用车企业2019年度产生的新能源汽车负积分,可以使用2020年度产生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进行抵偿。2019年和2020年的新能源积分可以合并考核是为确保2020年新能源汽车200万辆的目标得以实现,也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压力。
综合这些调整之处不难看出,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动汽车产业转型的决心没有变。实施“双积分”管理办法后,企业要注意市场条件的变化,主要包括:中外品牌同场竞技、补贴退坡、市场作用增强、应用普及、用户要求提高等。
双积分政策下机遇与挑战并存,车企不惧挑战
这项将给中国汽车产业带来深远影响的政策落地后,众多企业纷纷表态,积极满足政策的要求,加速在中国市场的电动化进程。大众、通用汽车和本田(中国)等外资车企纷纷表态称,将继续努力扩充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品阵容,以满足中国政府发布的“双积分”管理办法要求。
【结语】“双积分”管理办法的落地似乎预兆着新一轮产业竞争,督促他们快速切入新能源汽车战场。而对于发力较早的中国车企而言,“双积分”管理办法落地后,他们的机遇与挑战将并存。不仅是对汽车行业,更为整个社会未来出行的生态选好了发展路径。